跨境电商反垄断合规:风险防范与体系构建
时间:2024-11-04 访问量:1331 作者:广东汉立律师事务所一、跨境电商反垄断风险高发场景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二选一”协议的强制性行为,要求商家仅入驻某平台,这与《电子商务法》第35条存在不契合。例如亚马逊曾因对第三方卖家多平台销售的限制被起诉,相关行为在具体实例中被指称违反了平台与商家的多平台销售行为限制。
大数据杀熟:用户数据差异化定价或涉价格歧视。
算法合谋:智能定价系统操纵市场价格触及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监管要点。
2.限制竞争协议
纵向价格管控:强制最低转售价格违反《反垄断法》。
地域销售限制:技术屏蔽特定区域消费者访问涉嫌市场分割。
二、跨境电商反垄断合规核心策略
1.建立内部合规制度
制定《反垄断合规手册》,明晰禁止性行为清单(如强制排他条款、算法价格联动)。
构建数据防火墙,隔离平台运营与商家经营数据,防止数据优势滥用。
2.动态风险评估机制。
定期测算平台HHI指数,防范市场支配地位风险 。
对促销规则与算法模型进行反垄断合规审查,重点核查价格推荐逻辑。
3.全球化合规应对
应对欧盟DMA与美国ShopSafe法案,设置区域合规官以监督“看门人”义务履行。
构建多语言举报渠道,及时处置商家限制竞争投诉。